Thursday, August 4, 2011

【善培】中央培訓營--初步1

《7月31日-8月1日》

還沒去培訓營前一天
開夜車

直到凌晨三點

閱讀社區文獻

雖然說兩年前曾經讀過

但對此的印象不多

所以讀著讀著

覺得自己很慶幸

因為在一路走來的社區之路

所察覺的、所感受到的

確實是文獻里所說的如此!

帶著平常心
出席中央培訓營

也在之前提醒自己

不管發生任何事
都把它當成是學習中的學習
就這樣
終於到了當天
一年前曾去過的地方
一人一路走到馬佛青總會
讓我回想起那時的社區傳承營
要回去的路途
路途中的我們
無話不談的我們
現在那位同伴也沒什麽看過她了

每次一人走著遙遠的路途時

不管是去大學每次的佛學班或是在外

那樣的情景

都會讓我聯想到

【一步一腳印】這一句

它使得原本走到很累的我

有種要提起精神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那情景能代表著我們在學佛的路上和自己的人生
想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
不管碰到的是彎、是斜、是高、是低、是直
都需靠自己的雙腳踏實地完成它呀!

到了總會

吃了午餐
因我和伙伴們都早到
乘著等待咨询和善培小组的到来
我们闲聊了一会儿
了解彼此在假期的生活


培訓終於開始了
第一次的见面
与“傻傻笑笑”
破除彼此之間的隔膜

接著

探討及瞭解有關現代青少年的心理與態度等
如何學習做個聆聽者
在其中所聽聞的

真覺得我們與現代青少年
不管是在說話、思想上
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可能現在的資訊網絡膨達
使得一切都變得特別的開放吧!
同時,也有談到

對網上遊戲、面子書等的沉迷
它是否帶著能【滿足】的藉口
所以才使得他們沉迷呢?

網上能讓他們做到平時生活不能做到的事
能滿足到理想的“自己”?
現有的時事課題:自殺,自殘

是否在現代變得很普遍呢?

聽到這一切
感覺現在的青少年變得很糟糕!
使得他們變得這樣
可能是他們生活方式、家庭背景的不同
加上朋友、外在環境的影響
使得這一切都發生了
~
這些的發生是否缺乏家人的關心關懷和
沒嘗試聆聽他們的心聲所造成的呢?
也許這是其一二的因素吧!
學習成為他們的聆聽者

需與同理心去應對

聆聽時所給予的反應如同是他們的一副鏡子

與總結他們所表達的回覆他們

讓他們從中思考分別自己所表達的話

同時需先前順他們的意

瞭解后,才做出問題的調整

(覺得此談論對象不只是說青少年,
其實也包括了全部人)

過後

佛法與生命
講師與“爲什麽要學佛”和
“如沒學佛又會怎樣”

為講題的開始

學習佛陀的教誨和行為

從中能認識自己、提升人格、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理等

如沒學佛這問題

讓我聯想到

沒學佛的其他朋友

他們依然能活著呀
~只是活在無明中
不明瞭真正人生循環何在(因緣和合、生滅等)
對此沒細微的去察覺
也談到說

反而學佛了被其他朋友當成是個壓抑的藉口

也就此成為一個弱點

如:嘿,你是學佛的怎麼可以這樣呀
?怎麼可以那樣?等
學佛平時也一定要有學佛的樣嗎?
這些或許需進一步去探討了
….
本身也處在不明中
~@@
或許暫時需理性去對待吧
~
從中也有提到

因為與學佛朋友有這共同點所以比較喜歡與他們同在
這讓我從中在想
難道自己學佛了就不要跟沒學佛的朋友在一起嗎?
這終究也說不通呀~
別使得它“消極”了啊!
這讓我明白為何佛教里
常谈到【消極】和【積極】的对比

而再加上講師的反問
沒學佛就不能認識自己、明白真正人生意義是為了什么
或是做善事、行正道嗎?
这一切的回答

可能可以说对此的深入不够彻底吧
~
这些都很值得讓我們去深思

可是本身觉得对此的深思

对于初学者来说

会越想越迷惑呀
~
因沒有一定的基礎、正知見和扎根
会有种两头不到岸的感觉

然後講師就與【佛】為覺

來帶出佛陀覺悟到什麽和
對於我們本身看待【覺】又有何意義?
佛陀悟了“緣起法”和“四聖諦”而覺悟
那我們本身學佛為何要達到“覺”呢?
【覺】用意何在?

說學佛最終目標是爲了解脫生死輪回、苦、成佛等

可是這些都太遙遠了!(但我沒否定它
~
爲了觀照瞭解身心以達至【凈】
慢慢帶入
覺、正、凈為三寶(佛、法、僧)
往往辦活動的我們都只記得利益于他人
對于自己的實修或修行或提升
都被遺忘或忽略了
我們不單要瞭解佛法

解了后還得去與行動實踐容入在生活中

而這些是需要持續的去訓練和練習的!

本身覺得自利利他需兩者兼并
~
從利他找到想提升自己的力量

從提升自己繼續為他人奉獻
從中自己也受益!
愿我們能時時自我省查和反省~

待續...

No comments: